下午3点,午休过后的李恩广老人坐在黄骅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心理咨询室”内接受心理疏导,和他一起的还有5名老人,这些老人认真听着心理咨询师讲解,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李恩广今年80岁,是黄骅市官庄乡西排村的村民,也是村里的五保户,没有经济来源。从2009年开始,李恩广就住进了黄骅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创办的托老所,和他一同听讲的都是托老所里的住户。
“在这里住宿,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生活不用发愁,心情烦闷的时候还有心理老师给开导,服务员们就像子女们一样。”李恩广说。
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有养老需求的人数不断增多。不同于地级城市的民政设施较为完备,县级城市由于贫困人口多、投入不足等更方面原因,公办养老机构更为贫缺。
近年来,河北省黄骅市这个县级市,养老工作亮点频出,已经成为河北县域养老工作的一个样板。
黄骅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位置和环京津枢纽地带,与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城市均在2小时车程内,有河北省东出西联的出海口和桥头堡之称。
据黄骅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董贤乔介绍,截至2016年年底,黄骅市60周岁以上老人达8.68万人,占总人口的18.07%。如何养老成为社会难题。同时,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在农村,很多孤寡老人难以得到妥善安置。为此,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成立了公办的托老所,首批入住15位老人。目前,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共入住330位农村五保老人。
在老人们居住的养老公寓记者看到,一间公寓居住面积约23平方米,房间宽敞明亮,桌椅、沙发、电视、空调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楼道里还摆放着按摩椅。此外,黄骅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还设立有医务室、心理咨询室、康复器材室、老人健康档案管理室。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值得关注,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心理咨询师徐景岚说。
据徐景岚介绍,黄骅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重视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打造了“医养融合”的新模式。作为心理咨询师,她会定期为老人进行心理知识讲座,为老人做心理测试,发现有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会立刻将老人送到专业医院治疗。
据黄骅市民政局信息中心主任郭春星表示,在黄骅,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落户这里,很多来自京津的老年人愿意来此养老,未来这里将建成面向京津的康养基地。
记者了解到,在养老服务方面,人才缺口仍是瓶颈。相关人士表示,在人才培养上,希望能够着眼目前缺口大的实际,完善专业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
黄骅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指导员董淑鸽表示,目前该中心平均每座小楼住着22位老人,但每楼仅有3名服务员,24小时轮班值班非常辛苦。而全院101位工作人员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仅10人。
蔡长岭是黄骅市一家养老公寓项目的投资者,据他介绍,他的项目的目标人群就是来自京津冀地区中的城市老年居民。“这里交通便利,距离京津较近。再加上这里属于沿海地区,气候适宜,自然环境较好。”
据蔡长岭介绍,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竣工,运营后养老床位500张以上,“已经有30多位京津两市的老人和我们签订了入住意向书。”
黄骅市民政局信息中心主任郭春星表示,在黄骅市,占地280亩的一个大型医疗康养项目已经完成选址,未来将建成面向京津的大型康养乐园。
文章来源自:
居家养老保障卡管理中心 http://www.bzkz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