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从部队退伍后,他被分配到本溪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工作至今。1993年担任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在20多年的养老服务中,兢兢业业的工作,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真情。他以福利院为家,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无论任何时候都会看到他忙碌工作的身影。挖水井,做防水,装锅炉,修食堂,每一件事情他都身体力行。他以院里的老人为父母,守病榻床前端水喂饭,老人弥留之时,为老人穿寿衣、剪指甲、擦洗全身,安排好一切身后世,为孤寡老人送好终。近几年来,在院里搞基建维修和工程改造中,各种送礼和回扣的事情不少,可郭海廷全部推掉了,老人亲属送给他的现金和摄相机等高档物品推不掉的他就上交到院里。除此之外,近几年每年的年终考核兑现奖,他也全部交给院里,作为补贴老人的生活费用以及奖励那些长年累月侍侯在老人身边的一线护理员。从2000年至今,郭海廷上交各种奖励金10万余元。其实,他的生活并不富裕,父母长期患病经常住院治疗,昂贵的医药费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好比是雪上加霜。可他却宁愿苦了自己,也要为院里的老人和职工着想。院内聋哑职工李大民生活非常困难,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简易房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前些年,挂靠在福利院经济实体的老板离开本溪时,把一套单室楼房的房票和钥匙送给了他,郭海庭完全可以把这套房子悄悄的据为己有,可他首先想到的却是李大民,和院班子成员研究后,便将这套住房分给了李大民。在当院长的16年中,他没有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及家人谋取一丝好处,也没有多占一分钱。
二十五年,郭海廷在养老事业的天地里,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这深深的脚窝中有他心的真诚、爱的情思。他视老人为亲人,孝敬老人似父母的高尚情怀,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不图名不图利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感染着人们。他的事迹也从养老院传遍了整个山城,传向了全国。被誉为全国民政战线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面旗。